
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(簡稱“惠州核電公司”)于2013年9月16日注冊成立,負責廣東太平嶺核電廠(簡稱“太平嶺核電項目”)的建設和運營。
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“華龍一號”自主三代核電項目、中廣核“華龍一號”批量化建設運營旗艦項目,太平嶺核電規劃建設六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“華龍一號”三代核電技術機組。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,預計年供電500多億千瓦時,創造綠色GDP200多億元,每年可減少原煤消耗約1512萬噸,減少向環境排放二氧化碳約4160萬噸,環保效益相當于在惠州“種植”了近11.3萬公頃的森林。
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,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,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。太平嶺核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錨定“國家優質工程、國際標桿工程、生態示范工程”高質量建設目標,以“安全第一、質量第一、追求卓越”為基本原則,深入踐行“嚴慎細實”的工作作風”,堅持“人民核電為人民”發展理念,積極履行社會責任。目前,太平嶺核電一期工程2臺機組正穩步推進建設,計劃將于2025年底陸續投產發電,二期工程3、4號機組陸續開工建設,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積極貢獻力量。
伴隨項目建設推進,太平嶺核電以數字化、智能化、低碳化為方向,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,具有惠核特色的創新型核電基地逐步成型,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態勢更為顯現。近年來先后獲評中電聯電力創新獎、廣東省職工“五小”創新成果獎等榮譽,累計申請知識產權74項,參與編制國際標準、國家標準等15項,ISO腐蝕控制國際示范基地順利通過驗收。在工程建設現場,以堆內構建池壁模塊化施工、穩壓器隔間模塊化施工等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建造技術應用,以及數字核電精細化管理場景應用進一步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。
充分發揮中廣核“6+1”產業體系優勢,打造清潔能源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合力。惠州核電公司本著“地方所需、企業所能”的生態核電共生發展理念,積極融入惠州市打造“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和能源科技創新中心”及稔平半島“能源科技島”的能源發展新格局,發揮中廣核在核電及新能源產業“鏈長”優勢,積極布局清潔能源產業集群,高效推進產城融合發展,重點開展核能、海上風電、海上光伏及新型儲能等項目開發建設,實現多產業協同發展。
目前,惠州港口海上風電順利實現全容量投產,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;惠東白花電化學儲能項目已開工建設,進展順利;廣東省內首個千萬千瓦級“核風光儲”清潔能源產業集群正逐步成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