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下旬,來自惠州市各學校招生辦的一通通關于子女入學的通知電話,如期在太平嶺核電基地工作的職工手機中響起,“你好,請按時來報道!”“注意帶好身份證等材料”……至此,惠州公司2025年秋季學期11名職工子女順利入讀心儀學校,開啟人生新征程。這不僅是孩子們的全新起點,更是公司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的溫暖回響。

“衷心感謝公司及工會的積極協調與全力推動,讓我們員工子女入學難題得以順利解決。這份關懷不僅減輕了家庭的后顧之憂,更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公司對員工的體貼與溫度。心中充滿感激,未來工作也倍感動力。感恩有您,溫暖同行!”這是一位惠州核電職工在其感謝信中,袒露出的真摯心聲。
“孩子順利入學,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。”一位職工激動說道。作為大國工程“華龍一號”的建設者,他們常年扎根山海之間,肩扛國之重器,心系萬家燈火。但與此同時,家屬隨遷、子女教育等問題,也成了這群核電事業“追光者”們最深的牽掛。如何讓職工“安心建核電、放心帶家人”,成為惠州核電黨委和工會持續關注的重點課題。
.png.png)
黨建引領,打破“教育最后一公里”壁壘
“群眾事,無小事。”依托太平嶺核電聯合黨委這一紅色紐帶,惠州核電主動對接惠州市教育局及屬地優質學校,建立協同機制,系統性解決職工子女入學難題。2024年,惠州核電黨群工作部成功與惠州學院附屬學校簽訂《黨建共建協作方案》,為實現校企共建共贏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與此同時,惠州核電堅持通過“請進來+走出去”的模式,與重點學校開展走訪、座談和聯誼,多次聯合惠州一中等重點學校開展“清潔能源進校園”科普宣傳、青年交流等活動,與各學校建立互信關系,確保職工子女能夠享受優質教育資源。
在公司黨委這一系列舉措推動下,截至2025年,已累計幫助126位職工子女順利入學,真正實現“應入盡入、優學優入”,成功打通公司員工最牽掛的教育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以前我們不了解核電職工的實際困難,現在通過黨組織定期協調溝通,我們能精準掌握需求入學的子女數量和年齡分段,資源調配更有依據。”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坦言。
機制創新,從“被動響應”到“主動守護”
近年來,惠州核電積極推動“職工子女入學協調服務”專項工作計劃,每年度提前組織信息摸排、材料收集、政策解讀與申報對接。轉“職工跑腿”為“工會服務”。“過去往往要自己跑手續、找學校,現在總算有了公司工會全程協助。”一位青年員工感慨道。公司工會辦公室通過整合職工家庭信息、子女年齡結構、戶籍分布等數據,主動介入到全流程中,實現“信息多了解、職工少操心”,真正做到“全鏈條、全周期”守護,為員工家庭解決后顧之憂。
溫情落地,讓“核電之家”更有歸屬感
“孩子上了好學校,我們工作更有勁頭。”多位員工這樣表示。教育保障不僅關乎家庭幸福,更直接影響隊伍穩定與企業凝聚力。近年來,惠州核電持續深化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從解決“入學難”“就醫難”“托育難”等“關鍵小事”入手,著力解決員工“心頭病”。“員工安心,工程才能安心;家庭幸福,企業才有溫度。”
在太平嶺核電基地,每一通入學通知的電話都承載著職工家庭的希望,通向工程建設者們安心奮斗的心。當孩子們背著書包走進課堂,基地的塔吊正迎著朝陽升起,焊花在鋼梁間躍動——這,是一個屬于“家”的承諾,也是一份關于“國”的擔當。惠州公司正以一件件暖心實事,編織起覆蓋萬千家庭的幸福網絡,在國之重器拔地而起的轟鳴聲中,太平嶺核電基地,正悄然奏響起新時代產業工人“此心安處是吾鄉”的動人樂章。